什麼才是標準的深蹲?全蹲的動作技術及衍生動作

撰文:Bruce


前言

大腿是人體最大的肌群,又稱為人類的第二個心臟,大腿與臀部相連,腿肌為膝主導,而臀肌為髖主導,然而幾乎所有的運動、所有的移動,腿和臀都扮演著關鍵的角色,深蹲運動是最有效的全身功能性運動之一,因此被不同的運動員廣泛使用。健康、健身和運動表現專業人士一致認為,自重深蹲和負重深蹲對發展下肢力量、爆發力和柔韌性都極為有效(Balsalobre-Fernandez 等,2013)深蹲也被認為能積極的改善神經肌肉,能強化關節穩定性、韌帶、肌腱和核心肌肉。然而,它主要用於發展下肢力量和爆發力,並已被證明可以促進減肥和改善個人的生活質量(Wilmore 等人,2008 年;Bouchard 等人,2007 年)。深蹲是一種多關節、功能性、複合的運動,涉及多個肌肉群、關節和後側動力鏈。證據表示,在深蹲運動中,股四頭肌、膕繩肌、臀肌、腹肌和豎脊肌都被啟動(Almosnino et al., 2013)。

深蹲與硬舉及胸推,並稱為重訓三大動作,對於建構運動能力非常關鍵,用以增加力量、平衡、本體感覺、膝傷康復以及一般人的健身,訓練深蹲能為現實生活中的日常活動提供了強大的力量,而不是僅僅只是推動健身器材。


槓鈴深蹲作為最有效的深蹲訓練形式

然而操作此動作,並不像理解圖示如此簡單,你必須有能力使用正確的技術操作自重深蹲,以及使用輕負荷練習深蹲(通常在15kg以下),在練習深蹲以前,需要使肩關節有足夠的靈活性,以確保在背槓時有良好的固定,不會滑落或造成站立姿勢的改變,通常為有效將槓鈴夾於背後,肩活動度較佳者會採取窄握、肩活動度較差者會採取寬握,背槓的動作重點在於如何有效平分重量,使槓鈴放置在良好的位置。

資料來源:https://github.com/AmazingBooks/Women-s-Strength-Training-Anatomy



正確的半蹲技術

下蹲干涉了踝、膝、髖、脊椎的靈活性及穩定性,動作中任何一個環節或因動作控制不佳或操作技術不當,都會影響訓練效益,全蹲比半蹲更難,更具操作技術及靈活性和核心力量的考驗,尤其冒然的增加難度或是增加負重都會增加受傷的可能,因此在進行負重全蹲以前,除了技術之外也需具備一定的肌力和核心力量。

若以訓練效益來看,半蹲位於膝關節彎曲約90度,剛好位於肌肉收縮角度與力量關係的最大位置,因此若本身的活動度不佳,或是因為某些原因無法進行全蹲,半蹲即很是非常有效果的肌力訓練項目,即使是專業運動員採用重量訓練提升肌力素質,也不一定會進行全蹲的訓練,相關的研究指出,考量人體移動時的力學角度,全蹲及半蹲都能夠有效的提高力量,淺蹲(1/3)最有效提升爆發力。筆者認為若是以提升健康為目標的一般大眾,雖然全蹲技術性較高,在學習下蹲的訓練時,可將全蹲作為學習目標,從箱上蹲-酒杯蹲-史密斯蹲-槓鈴半蹲,循序漸進開始練習,具備全蹲的操作技術,也可以應用至不同類型的深蹲,使得不同深度的深蹲都得獲得改善。


半蹲的動作模式
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motionmyotherapy.com/post/2016-1-12-anatomical-breakdown-of-the-squat


使用過頂深蹲了解靈活性及穩定性

透過觀察過頂深蹲的排列,可以了解運動時動作功能性及靈活性和穩定性,觀察位置從下至上,觀察點包括:腳踝、膝蓋、骨盆、脊椎、肩膀、手,從動作中的相對位置,可以了解動作的活動度是否正常,動作的控制中是否出現不對稱、不協調的狀態或不佳的發力模式,藉此了解動作不良的成因,及動作障礙等問題,可以針對這些狀況進行解決方案,以獲得更有利的基本條件進行重量訓練。


正確的下蹲技術

任何重訓動作,都必須從自重體重和低負荷開始練習,以精熟操作時的完整性,基本上全蹲、半蹲、淺蹲的操作模式除了深度不同外,並沒有太大的不同。從技術來看,蹲得越深難越大。

下蹲的站立角度

準備姿態的站立角度大多呈腳尖向外,外展的角度通常以30度為基準,實際狀況可隨個人足踝活動度及髖部的活動度調整,角度越小,動作穩定度越多,角度越大操作靈活性越大,而最佳的姿勢應取決於上述兩者的平衡。相關的文獻指出,運動員肌力訓練除上量上述要點,也需考量符合該運動項目的姿態及角度。

資料來源:https://stronglifts.com/squat/


槓鈴深蹲起始姿勢

深蹲的準備姿勢為雙腳自然站立,以腳踝內棵的位置作為站距的準星,雙腳內側與骨盆同寬,雙腳外側約以鞋帶位置作為準星,與肩膀同寬,站立時脊椎呈自然延伸,骨盆至中保持中立,頭部向下微微低頭,槓鈴夾於背後,手肘微微向上向後提,將槓鈴固定。
資料來源:https://stronglifts.com/squat/


握把位置

槓鈴的握把位置,通常在肩膀的外側約一個手掌的距離,而實際的距離需要考量個人的肩活動度,肩活動度越佳則越窄,肩活動度越差則越寬,其重點在於背槓鎖肩時,能取得一個穩固的平衡力量,使槓鈴不會脫落,背槓時的握法,可以採取正握及空握,正握法將使得腕關節的干預較多,而採取空握法則使腕關節干預減少,使得背槓時需完全依靠夾背的方式穩定。

自重全蹲

一開始學習深蹲,可透過自重全蹲增進動作控制的能力,在動作熟練後在逐步增進難度。
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lmtBAVuQb3E


箱上蹲

箱上蹲為初學者學習深蹲最好的練習,使用跳箱或椅子作為輔具可以降低初學者的恐懼感,也能增加動作角度的認知控制,更好的覺知半蹲的位置,而且上述輔具可以分擔一部分的體重,降低深蹲在阻滯點(下蹲後隨肌肉長度增加,產生張力最大的角度,通常為下蹲後90度左右)的恐懼感,箱上蹲的輔具也可當作站距的測量工具,使動作能更標準,操作也更容易。

補充:阻滯點(粘滯點)指你蹲到低點(越過水平面)位置後,容易感到停滯和無力狀態的區間。尤其是在大重量深蹲中,在高負荷情況下,底部四分之一位置的肌肉發力會停滯在一個區間,難以提供額外的驅動力。

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shutterstock.com/zh-Hant/search/box+squat



酒杯深蹲

此動作由於置鈴以手掌托著啞鈴的一側,仿彿拖住酒杯因此得名酒杯深蹲,酒杯深蹲負重位置在胸前,因此歸類為前蹲舉,由於身體與負重位置能緊密的固定且身體重力線有良好的結合,是適合初學者進行負重訓練一個良好的方式,一方面握鈴容易上手,二方面技術相對簡單,重心不易因動作角度的不同而需調整操作方向,只要找到重心位置、配合呼吸,自然的蹲下站起。
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istockphoto.com/search/2/image?mediatype=illustration&phrase=dumbbell+squat



使用史密斯機練習深蹲

此動作適合已經學會酒杯深蹲及熟悉機械訓練的訓練者,作為轉移到自由重量訓練的過渡訓練,史密斯設備由於兩側有固定竿輔助,上面也有安全欄方便調整,如果練習時因為力竭或動作失誤而放棄,只要放回安全欄即可,是一個相對於自由槓鈴更容易的練習,取槓方式需要轉動史密斯架上的槓鈴,將其掛鉤從架上脫離,站姿及動作模式與槓鈴深蹲無太大的不同,使用槓鈴的訓練幾乎都可以使用史密斯機進行。然而由於其固定軌道的特殊性,帶來訓練的安全性與便利性,卻也帶來其機械設備上的限制,筆者認為史密斯訓練機不適合100kg以上的負重訓練,其槓鈴軸心的材質與舉重槓鈴的材料彈性不同,抗震能力較差,若在固定軌道下進行大負重訓練,容易因為動作被兩側固定竿限制而導致失誤,通常進行大負重訓練需要借助更好的彈伸及發力技術,在結束動作時槓鈴時常自然產生搖擺,而史密斯因為固定在鐵架上,較無法自然完成此種練習。


資料來源:https://github.com/AmazingBooks/Women-s-Strength-Training-Anatomy


三種不同雙側全蹲的動作模式及重力型態

上述三種不同的深蹲類型中,依照難度順序為背蹲舉(高背槓)➔頸前蹲➔背蹲舉(低背槓)從下列圖示可以觀察,動作角度會因置槓鈴位置有所改變,低背槓(左1)背部較為傾斜,背角度小、髖角度小、膝角度大,以後側鏈髖部主導動作。高背槓(中間)軀幹相對直立,背角度中、髖角度中、膝角度中,處於相對平衡的姿態,以前側大腿主導動作。頸前蹲(右1)對於手腕及肩膀活動度要求較高,由於負重位置前身體前方,對於核心肌群的動員較多,軀幹筆直對於下背的壓力更少,背角度大、髖角度大、膝角度小,以前側大腿主導動作。

從左至右:back squat背蹲舉(低背槓Low Bar)、背蹲舉(高背槓High Bar)、頸前蹲Front squat
資料來源:https://quotesgram.com/img/back-squat-quotes/1801596/


高背槓與低背槓的比較

高背槓的置槓位置通常在上斜方肌與肩峰連線處,而低背槓的位置約往下幾公分,大約在三角肌後束和肩胛骨中部連線上,在保持安全穩定的前提下,向下滑到最低,基本就是這個位置了。

高背槓深蹲(舉重深蹲)其優點是:腿部參與發力的肌肉比較多,對於腰椎的壓力比低背槓的壓力較小,由於身體相對直立,因此常作為初學者以及爆發力動作的基礎訓練,能夠很好的訓練到大腿前側、後側和臀部的肌肉。缺點是對膝關節壓力較大,尤其是動作還不夠標準或踝關節活動度不足的訓練者人,會因此影響下蹲深度。

低背槓深蹲(健力深蹲)其優點是:後側鏈肌肉參與發力較多,因此能夠完成更大的重量,而且對於膝關節壓力相對高背槓還小,適合以力量舉為主訓練的練習者,缺點是不容易保持腰椎曲度,對腰椎壓力較大,若是肩關節活動度不足,操作較難為困難。


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crossfit.com/essentials/anatomy-of-levers-part-6-lever-efficiency



低背槓鈴的動作軌跡類似於羅馬尼亞硬舉,較依賴臀部和下背部及核心肌群發力,起身時臀部的啟動於後方,伸髖展體時角度較大,因此在技術上要注意的重點較多。


資料來源:https://kknews.cc/zh-tw/news/pn9695z.html






依照不同類型及動作特性,較實用的深蹲大概可分為上述者這幾種,大體來說可以分為雙側動作和單側動作,訓練者可依賴不同的專項需求,選擇不同特性的深蹲進行練習。然而較務實的作法必須考量負荷重量的最大值及便利性,若以提升最大肌力、爆發力,多半會以槓鈴重訓練作為主要形式,而考量功能性、核心肌群等則會使用單側動作為訓練方式,整合上述的練習,無論是運動員的重量訓練或是以健康為目的的一般人運動鍛鍊,通常會採用高背槓深蹲作為主要的深蹲練習,由於其動作的髖膝角度及背腳角度,較符合跑跳時的生物力學模式,且槓鈴能負重的閾值較大,因此較能符合整個訓練週期中的負荷配置,而單側的訓練雖負荷閾值較小,但其動作變化及高核心姿態模式,其站立的底面積越小,對平衡的考驗及核心的穩定控制難度越大,大多用於輔助訓練,或是與槓鈴訓練搭配使用。


取槓與置槓

陳上所述,考量到操作難度及整體的平衡性,初學者在學習槓鈴深蹲,較佳的方式是從高背槓背蹲舉開始,由於其放置的位置較明確(上斜方肌及肩峰連線)操作上較容易掌握,在了解自身的站距、站姿、握距後,必須學會如何安全有效的取槓及置槓,使得訓練能夠安全的完成。

由於重訓相關書籍及教科書,大多對於取槓及置槓的方法及要點說明較少,但筆者在教學現場的觀察發現,對於初學者來說,取槓及置槓的學習是初學者能夠順利展開訓練的重點之一,對於重訓的影響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,下列為筆者經驗彙整及說明其要點:

資料來源:https://stronglifts.com/squat/



取槓

1.握距與背槓位置的測量

由於背蹲舉的背槓方式必須將槓鈴放置背後,在開始操作深蹲時,較難以肉眼觀察及位置,因此在起槓前,對握距及背槓位置的確認非常重要,如果剛開始操作,無法確認槓鈴中心位置,可以使用膠帶標記中心位置及握把位置,測量握距使用肩膀距離作為基準,將槓鈴的中心點對齊胸骨,雙手伸直抓握槓鈴約在肩膀外一個手掌的間距。

2.背槓

再測量完抓握位置及中心位置後,跨出慣用腳至於架子中,雙腳鞋帶處垂直對其槓鈴,採用深蹲方式確認背槓位置,保持重心點在雙腳之間,當角度及重心保持平衡,將手肘微微向後向上抬,使得槓鈴能夠穩固的夾於背後。

3.起槓

動作位置及姿勢穩固無誤後,向上將槓鈴背起,以踩踏三步的方式(約2步距離)退後於準備位置

置槓

訓練動作完成後,回到蹲架位置,此時槓鈴約距離蹲架一個手掌,以站立方式將槓鈴向前壓置掛勾後側墊片上,使槓鈴貼著墊片放回掛鉤中,放置完成後後退離開槓架。
重要注意事項:初學者在置槓時往往會因為訓練完後的疲勞,為省力將槓鈴直接放置於掛鉤上,因而導致槓鈴兩側未正確放置掛鉤內而倒槓,這是非常危險而且常見的失誤。無論使用何種蹲舉架,置槓時都必須正確的將槓鈴向前壓至後側墊片,這是學習深蹲最重要的事情之一。

蹲舉時的呼吸

健身時的呼吸法,其目的是為了穩固核心,通常採用瓦氏呼吸,又稱為瓦爾薩爾瓦氏動作(valsalva maneuver) 此種呼吸策略在生活中在搬重物或是需要爆發用力時,很多人都自然的經歷過,只是不曉得其實際的步驟和技巧。在中文字中力量又時常能稱為力氣,其中的氣所指的也許就是在用力時的發力方式。無論是舉起重物、投擲或是出拳,不難理解當人體快速產生力量時,必須有策略的屏住呼吸,將力量集中於腹部,以提高身體的內在穩定,當動作開始突破阻滯點(粘滯點)在慢慢將氣吐掉。
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fAnno4lXVZA











背蹲舉的運動學

多數的重訓教科書,也許是因為背蹲舉比較基礎,針對背蹲舉並沒有明確的分段,只有針對其動作要領及動作要點進行分析。以下根據筆者長年的訓練經驗及個人看法,進行動作分解,背蹲舉扣除取槓及置槓,大致可以分為五個階段:1.起始姿勢 2.下降階段 3.最低位置 4.上升階段 5.完成位置。

1.起始姿勢
於取槓時完成槓鈴中心位置及握把位置測量,採取適合自己的方式及站距將槓鈴從深蹲架中取出,後退至準備區位,承上文所述,以自然姿勢測量站距,眼睛平視前方,調整好呼吸,通常在下蹲準備前,為使身心保持穩定,會先進行二次深呼吸,盡量使出發前的節奏保持在可控的狀態。

2.下降階段
當站姿確認,身心準備好之後,屏住呼吸慢慢憋氣使腹內壓增加,下蹲時使膝蓋向大腿兩側移動,臀部微微向後,保持屈髖與屈膝一致身體在中間平衡,當下蹲高度開始下降,肌肉採取離心收縮的方式支撐提供力量。

3.最低位置
當下蹲高度持續下降,臀部接近膝蓋位置時,會經過肌肉發力的阻滯點(粘滯點),在到達此位置後,下肢會感到無力感或難以用力,必須保持好重心與平衡,使得大腿和臀部在接近小腿時能穩定的降落,當大腿逐漸下降到達最低位置,必須保持臀部及脊椎的定位,使得骨盆不產生翻滾,膝蓋向外支撐以提供足夠的張力,在抵達最低位置的瞬間,大腿碰撞小腿以彈震方式,產生轉換於向上的力量,保持憋氣腹部持續支撐以穩定重心。

補充:考量個人結構上的差異及活動度的狀態,全蹲最低位置通堂以大腿略低於膝蓋即為全蹲時的最低點。


全蹲的最低位置(正面)
資料來源:https://stronglifts.com/squat/

全蹲的最低位置(側面)
資料來源:https://stronglifts.com/squat/


4.向上階段
當身體從最低位置,透過彈震技巧轉換動力,使得身體產生類似反作用力的策略,身體保持水平重心開始上升,肌肉採取向心收縮方式提供力量,隨著膝角度及髖角度慢慢變大,臀部提高至膝蓋位置時,會因為經過阻滯點(粘滯點)的關係,頓時間會感覺難以用力,此時必須盡可能保持好穩定及持續性發力,不能有一絲遲疑和鬆懈,當越過阻滯點(粘滯點)後,發力的感覺便會出現加速感,直到完全站起直到舉起重量。

5.完成位置
隨著上升高度增加,身體完成蹲舉最後發力,完成膝髖並伸,保持站姿重新調整呼吸與節奏,調整身心已完成下一次或是置槓動作(將槓鈴放回架上)。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crossfit.com/essentials/anatomy-of-levers-part-6-lever-efficiency


低背槓鈴的下蹲階段與高背槓相同,其差異承上所述,由於背部較傾斜,使膝角度大,動作以臀部主導動作,因此在下降與上升階段,身體需維持較大的傾斜角度,髖部伸展的範圍也更多,因此動作中,需適應其背部的支撐性及髖主導較多的下蹲模式。


資料來源:https://stronglifts.com/squat/




加拿大知名健身網紅 Jeff Nippard (傑夫·尼帕德)
同時是資深的職業健美運動員及國際健力運動員,訓練資歷15年

高背槓/背蹲舉示範及說明

 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bEv6CCg2BC8

頸前蹲示範及說明
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v-mQm_droHg


傳奇教練Mark Rippetoe (馬克·里皮托)
1985年NSCA首批認證教練,starting strength力量健身房創辦人
著名著作:Basic Barbell Training 基礎槓鈴教程(臺譯) 力量訓練基礎(陸譯)

深蹲的結構(深度與站姿寬度)



低背槓/背蹲舉示範及說明




結論

學習正確的深蹲,是開始重訓一個重要的開始,也是作為健身運動一個指標性的動作,深蹲可以說是作為健身運動的代表,也是邁向健康的指標,因為再巨大的胸肌,都沒有比強大的深蹲對身體更有影響力,一剛開始學習深蹲會覺得很簡單,隨著訓練經驗和相關知識的提升漸漸會發現,深蹲其實具有一定的技術成分,而且伴隨著各種衍生姿勢及不同的技術,熟練深蹲、解決深蹲的問題,也解決了健身一半的問題,如果追求健康的定義太含糊,那麼追求深蹲的強度,即是一個絕佳的目標。


參考資料

動作分析 (1) - 頸後蹲舉 vs. 頸前蹲舉 https://www.sportsv.net/articles/55861
深蹲低背槓和高背槓區別在哪裡?https://kknews.cc/zh-tw/news/pn9695z.html
Squat Mechanics: A Clarification https://startingstrength.com/article/squat-mechanics-a-clarification
How to Squat with Proper Form: The Definitive Guide Read morehttps://stronglifts.com/squat/https://stronglifts.com/squat/
健身如何呼吸 https://kknews.cc/zh-tw/fit/429akmv.html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